
台灣人體資料庫 台南3醫院 設收集點
自由時報 – 2013年6月11日 上午8:46
中研院長期追蹤研究 全台目標20萬筆資料
〔自由時報記者孟慶慈/台南報導〕中研院為了解國人常見疾病致病原因,要在全台大量收集與建置「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(Taiwan Biobank)」,進行長期追蹤研究,已在署立新營醫院、柳營奇美醫院、台南市立醫院各設一個收集駐站點,期盼三十歲到七十歲、具行為能力、未罹癌的民眾參與。
中研院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執行長沈志陽指出,目標要收集全台二十萬筆資料,目前已收集北、中、南一萬多筆資料,也已完成近兩千筆基因型鑑定資料,台南也特別選了三個醫院做配合。
台南市立醫院院長張國寬表示,疾病的危險因子不能完全解釋疾病的原因,公共衛生、基因、生活型態與環境都有影響;國外雖有相關資料,但種族、生活習慣不同,台灣有必要建立屬於自己的生物資料庫。
沈志陽指出,曾針對嘉義、台南的人體生物資庫做心臟病抗凝血劑warfarin的基因對比鑑定,發現八成九的人因基因關係,服低劑量即可收效,是醫師開藥的重要參考。
台南地區洗腎人口偏高,沈志陽指出,待人體生物資料庫收集到足夠資料,也可以將台南與其他地區的資料做比對,找出差別。
Source: 台灣人體資料庫 台南3醫院 設收集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