痔瘡和大腸癌都有便血的症狀,自從「戲劇鬼才」李國修於上周因大腸癌辭世後,醫療門診發現因痔瘡就診的年輕患者成長2成,檢查後才發現虛驚一場!此外,多數人以為大腸癌與多肉飲食有關,但日前卻有1名長期吃素的婦女,初次做大腸鏡檢查就發現腸癌末期且出現肝轉移現象,可見民眾對大腸癌仍存有許多迷思。
迷思一:大便出血一定是大腸癌徵兆?
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表示,便血是大腸癌和痔瘡的共同症狀,但表現上略有不同。痔瘡大多生長在肛門口1公分處,排便時受到擠壓造成沾黏性出血,用衛生紙擦拭時可看到血液顏色鮮紅,有時候會有滴血的情況,且糞便形狀完整。
反觀大腸癌患者所出現的便血症狀,因糞便在腸道停留較久,有足夠的時間可和腸道血液混合,因此排出體外時,糞便形狀改變或不成形,且便血顏色偏暗紅。其他大腸癌症狀,還包括大便習慣改變、大便帶有黏液、直腸疼痛、腹部腫塊、體重減輕等。
Source: 錯把痔瘡當腸癌!破解大腸癌3迷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