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空科技的研發與驗證需經過無數次飛行試驗。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「探空八號」日前在台灣南部發射升空,完成「過氧化氫單基推進」及「科學儀器回收艙」2項科學實驗,將以往使用的有毒推進燃料「聯胺」改為綠色燃料過氧化氫,未來這項技術很可能首次用於推動衛星。
國研院太空中心的探空火箭是以太空規格衛星元件飛行驗證,研發可行的太空科技。「探空八號」5日下午在台灣南部九鵬基地發射升空,藉由俗稱雙氧水的「過氧化氫」當推進燃料,火箭在270秒之後爬升到最高點約279公里,隨後科學儀器回收艙就與火箭分離,落入大海。
太空中心表示,過去火箭或衛星使用的推進燃料是「聯胺」(hydrazine) 但此化學品受國際管制,又具有毒性,因此研發團隊改以較環保的綠色燃料過氧化氫當推進器,也成功完成任務。國研院太空中心計畫主持人陳彥升說:『(原音)探空火箭上是全球首起,在衛星上是還沒有人使用這個技術,所以我們如果趕快把這變成熟的話,可能就是第一個把技術用到衛星上。』
Source: 全球首起 無毒探空火箭燃料發射成功